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辨亡论下
昔三方之王也魏人据中夏汉氏有岷益吴制荆扬而
奄有交广曹氏虽功济诸夏虐亦深矣其民怨刘公因
险以饰智功已薄矣其俗陋夫吴桓王基之以武太祖
成之以德(太祖即/孙权)聪明睿达懿度弘远矣其求贤如不
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

吕蒙于戎行识潘浚于系虏(丹府赤心也蒙本传蒙年/十五六随邓当击贼策见)
(而奇之引置左右江表传权剋荆/州浚称疾不见权遣人舆致之)推诚信士不恤人之
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偪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
威悉委武卫以济周瑜之师(黄武七年魏大司马曹休/举众入皖乃假逊黄钺为) (大都督吴王
亲执鞭以见之曹操入/荆州权尽委武卫之兵以益周瑜军)卑宫菲食丰功臣
之赏披怀虚已纳谟士之算故鲁肃一面而 (第 60b 页)
于廷而恶谥遂废徒以高资显秩皆得美称是
不特为虚器反以累先王立谥之美意矣
太宗之立晋王治说者或以其不立 吴王恪
也而罪之
夫治于此时无片恶寸过舍之何名恪虽才固不得以 (第 6a 页)
   跋唐衢州刺史嗣江王袆石桥寺诗石桥寺在衢州府西安县南三十里道书第八青霞洞
天也康熙壬申冬知县事鹿君祐邀予往游从寺登山
寻仙人对奕所前后洞豁有碑峙其右则唐嗣江王袆

所题五言诗以贞元三年正月上石末书朝散大夫使
持节衢州诸军事守衢州刺史赐紫金鱼袋韦光辅建
文称刺史韦公于石桥寺桥下以外祖信安郡王诗刻
石按新唐书表太宗第三子 吴王恪恪
第三子琨琨子
袆旧唐书传祎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改封信安
郡王景云开元中两为衢州刺史诗题嗣江王当是景 (第 17b 页)
神器之他归而独不与
其统称大夫之称乎或者又以为族属疏远不能纪其
世数名位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 吴王恪
后此又从而为之辞者也后世之致疑未若孔明之传
信初昭烈见孔明即曰今汉室颓倾奸臣窃命孤不度 (第 18a 页)
   论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以元勋近戚辅相三朝竟乃坐视武氏之奸
而莫之或救卒以殉之观其事未尝不为之流涕也方
太宗建储之际固以疑晋王之懦弱而有意于 吴王恪
矣无忌乃为之拥护晋王而疏恪岂不以晋王为己之
出而欲藉之以长保富贵故耶太宗且死无忌遂以遗
命立晋王既又 (第 17a 页)
 (于东厢薛综注殿东西次为厢雍录正殿/两旁有室即厢也车之有厢亦其义也)宗室(按唐/书李)
 (峘乃太宗第三子 吴王恪
之曾/孙恪第三子琨之孙祎之子)分忧(晋书宣帝纪天/子南巡观兵吴)
 (疆帝留镇许昌改封向亭侯转抚军假 (第 31b 页)
誉洽于搢绅。宜加荣命。允兹朝典。元裕可梁州刺史。元名
可许州刺史。封并如故。

** 授安州刺史 吴王恪
等官制 …… (第 12a 页)
门下。体国经邦。资懿亲而作屏。设官分职。俟方岳以宣风。
用能式固本枝。克隆盘石。前安州 都督吴王恪
等。并识量
明允。体业贞固。礼高彝器。望重维城。学艺之誉日新。忠孝 (第 12a 页)
祥安州 都督吴王恪
相州都督魏王秦齐州都督齐王裕
益州都督蜀王愔襄州刺史蒋王恽扬州都督越王贞并
州都督晋王治秦州都督 (第 08b 页)
吴王恪
(第 08a 页)
信安郡王祎
:PROPERTIES:
:PERSID: QTWAUT0041
:END:

祎。 吴王恪
孙。嗣江王嚣封嗣江王。为太子仆兼徐州别驾。
加银青光禄大夫。历蔡衢等州刺史。开元后累转蜀濮等 (第 06b 页)
梁国公讳岘。字某。其先陇西人。曾祖曰 吴王。
太宗爱子也。
父曰信安郡王。元宗之大臣。肃宗之军佐也。公年二十。学
道于大智禅师。志深行苦。禅师谓曰 (第 09b 页)
李岘
:PROPERTIES:
:PERSID: QTWAUT0779
:END:

岘。 吴王恪
孙。以门荫入仕。累迁京兆尹。至德初封梁国公。
乾元二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蜀州刺
史。代 (第 25b 页)
   吴世系(杨氏)
唐弘农郡王杨行密初名行悯。字化源。庐州合淝人。追尊武帝。其系谱未详。子渥追尊景帝。子隆演追尊

宣帝。子吴睿帝溥。尚金德都建康。称帝十一年而禅于南唐。
   南唐世系(李氏)
唐太宗 子吴王
恪后孙荣。子南唐烈祖昪都建康。至子元宗景。迁豫章。后主复还建康。凡三主三十九年。
   前蜀世系(王 (第 293H 页)
 幼学金学淳对。武德四铢钱。审大小而得其中。此后晋之铸钱。所以取法于唐也。贾山之禁民私铸。其说诚得之矣。汉与后晋之不用此说。岂非共操柄。而使趋末者欤。况铅铁之杂。鹅眼之薄。其弊尤甚。公孙述,沈庆之辈。乌能知公私利权之所在也。
五代史徐知诰世家。唐宪宗子建王恪生超。超生志。志生荣。其證甚明。而唐史吴王恪子琨生玮。玮生岘。自恪至岘为五世。自岘至荣为五世。自恪至昪十世。三百年合于三十年一世。二说未详孰是。纲目曰昪之立高祖太宗之庙也。欲祖 吴王恪。
或曰恪诛死。不如祖郑王元懿。昪以 (第 454L 页)
吴王
孙玮有功。岘为宰相。遂祖 (第 454L 页)
吴王。
信如是说。是祖可拣择。岂理也哉。昪贤主也。其禁臣子勿言睿圣。其不听群下用兵之请曰。彼民安 (第 454L 页)
王之后。传序不明。与后唐之称 吴王恪
后无异。故不敢轻以正统归之。此固一时谬见耳。然所见既如此则其夺汉而与魏也。又何足深怪。朱子之修纲目。 (第 357H 页)
代名臣。冒以为祖。以夸大其门户。若狄武襄之不敢认梁公为祖者。末俗何可易得。如郭崇韬之祖汾阳。李昪之祖 吴王恪
者皆是也。古尚如斯。今又何责。自今日以后。凡追录昌平公所未录。以为此是昌平之所不知而吾能知之者。宜皆 (第 61L 页)
。逆变继起。讹言传播。中外危疑。湖南人士若干人。与道内举义中守令。预先结约。以为闻变赴难之计。而臣孙 李恪
作宰金沟时。亦参其事矣。乡中不吉之人。有所蓄私憾。而必欲相害者。因此一事。做出不测之说。传播于京外。 (第 400H 页)
四年)齐明帝,宋明帝之猜杀诸王。宗支略尽。(事见南史)隋高祖之杀滕王瓒。(事见开皇十一年)唐高宗之杀 吴王恪。(事见永徽元年)
逐长孙无忌。(事见显庆四年)再摘黄台瓜。而付神器于庸儿。(事见永隆元年)中宗之戮太子。而祭武三思之柩 (第 481H 页)
史记。注。司。管也。相收相管云云。)唐恪(南唐李昪将僭位。必欲祖唐。令有司考唐宗支之可祖者。以玄宗子 吴王恪
为祖。其自恪以下。至昪父名。皆有司所伪撰。)十板○暂失(当考。)十五板○其人(指赵絅。)○大臣(领相 (第 311L 页)
亮。同传。
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辈。死于武照之手。后世哀之。然此辈亦好作威福。如立陈王忠为太子。杀 吴王恪。
废道宗。罢房玄龄配享。皆不厌人心。岂能享全安之福哉。宜尝一番祸殃。谢天下尔。
长孙无忌之黜房玄龄配享 (第 561L 页)
。杀 吴王恪。
李德裕之发 …… (第 561L 页)
刘从谏尸。称王涯,贾餗为逆贼。皆大段负心事。夫玄龄之功。 吴王恪
之无辜。愚夫之所知。而无忌忍为此。则其真无忌惮矣。至于刘从谏。当甘露之变。遥制逆宦。使宰相倚以行事。 (第 562H 页)